跳转到内容

安全与隐私

1. 安全架构概述

Virtual Browser 采用多层安全架构设计,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。

1.1 核心安全原则

  • 零信任架构: 默认拒绝所有未授权的访问
  • 最小权限原则: 只授予必要的系统权限
  • 深度防御: 多层安全防护机制
  • 隐私优先: 用户数据本地存储,不上传云端

1.2 安全架构图

2. 数据安全保护

2.1 本地数据加密

  • 配置文件加密: AES-256 加密算法
  • 密码存储: bcrypt 哈希算法 + 随机盐值
  • 会话数据: 内存中临时存储,退出时自动清理
  • 缓存文件: 定期清理,支持手动清理

2.2 数据传输安全

  • HTTPS 加密: 所有网络通信使用 TLS 1.3
  • API 认证: JWT Token + 时间戳验证
  • 代理连接: 支持 SOCKS5 加密代理
  • DNS 安全: 防止 DNS 泄露和劫持

2.3 存储安全

  • 隔离存储: 每个浏览器环境独立存储空间
  • 权限控制: 文件访问权限最小化
  • 备份加密: 导出配置文件自动加密
  • 临时文件: 自动清理,不留痕迹

3. 隐私保护技术

3.1 指纹防护

  • Canvas 指纹: 动态生成唯一画布指纹
  • WebGL 指纹: 随机化 GPU 参数
  • AudioContext 指纹: 音频上下文指纹伪装
  • 字体指纹: 系统字体列表随机化
  • 时区指纹: 支持自定义时区设置

3.2 网络隐私

  • IP 地址隐藏: 支持多种代理协议
  • 地理位置伪装: 随机化 GPS 坐标
  • 网络特征: 修改网络栈特征
  • 流量分析防护: 防止流量指纹识别

3.3 行为隐私

  • 鼠标轨迹: 随机化鼠标移动模式
  • 键盘输入: 随机化按键时间间隔
  • 滚动行为: 模拟真实用户滚动模式
  • 点击模式: 随机化点击位置和时间

4. 反检测技术

4.1 基础反检测

  • User-Agent 伪装: 支持多种浏览器标识
  • 屏幕分辨率: 随机化显示参数
  • 插件列表: 动态生成插件信息
  • 语言设置: 多语言环境支持

4.2 高级反检测

  • WebRTC 防护: 防止真实 IP 泄露
  • 媒体设备: 虚拟摄像头和麦克风
  • 硬件信息: 随机化硬件参数
  • 系统信息: 操作系统特征伪装

4.3 机器学习防护

  • 行为模式: 学习真实用户行为特征
  • 异常检测: 识别检测脚本行为
  • 动态调整: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策略
  • 持续优化: 不断更新防护算法

5. 安全配置选项

5.1 基础安全设置

json
{
  "security": {
    "enableSandbox": true,
    "enableEncryption": true,
    "autoCleanup": true,
    "sessionTimeout": 3600
  }
}

5.2 高级安全配置

json
{
  "advanced": {
    "enableAntiDebug": true,
    "enableProcessProtection": true,
    "enableMemoryProtection": true,
    "enableNetworkIsolation": true
  }
}

5.3 隐私保护设置

json
{
  "privacy": {
    "enableFingerprintProtection": true,
    "enableTrackingProtection": true,
    "enableAdBlocking": true,
    "enableCookieIsolation": true
  }
}

6. 安全最佳实践

6.1 日常使用建议

  • 定期更新: 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
  • 密码管理: 使用强密码和密码管理器
  • 代理轮换: 定期更换代理 IP 地址
  • 环境隔离: 不同用途使用不同浏览器环境

6.2 高级安全措施

  • 网络隔离: 使用专用网络环境
  • 系统加固: 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
  • 监控告警: 设置异常行为监控
  • 备份恢复: 定期备份重要配置

6.3 风险防范

  • 钓鱼防护: 警惕可疑链接和邮件
  • 恶意软件: 使用可信的软件源
  • 社交工程: 不泄露敏感信息
  • 物理安全: 保护设备物理安全

7. 合规与认证

7.1 数据保护法规

  • GDPR 合规: 符合欧盟数据保护法规
  • CCPA 合规: 符合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
  • 本地法规: 符合各国数据保护要求
  • 行业标准: 遵循行业最佳实践

7.2 安全认证

  • 代码审计: 定期进行安全代码审查
  • 渗透测试: 第三方安全测试验证
  • 漏洞奖励: 参与漏洞赏金计划
  • 社区监督: 开源社区持续监督

8. 安全事件响应

8.1 事件分类

  • 低风险: 配置错误、性能问题
  • 中风险: 数据泄露、权限提升
  • 高风险: 系统入侵、恶意代码
  • 紧急: 大规模攻击、数据丢失

8.2 响应流程

  1. 发现: 自动检测或用户报告
  2. 评估: 分析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
  3. 响应: 立即采取应急措施
  4. 恢复: 恢复正常服务状态
  5. 总结: 分析原因和改进措施

8.3 联系方式

9. 未来安全规划

9.1 技术发展

  • AI 防护: 基于机器学习的威胁检测
  • 量子加密: 后量子密码学支持
  • 零知识证明: 隐私保护身份验证
  • 区块链安全: 分布式安全验证

9.2 功能增强

  • 多因素认证: 支持硬件密钥和生物识别
  • 安全审计: 详细的安全事件日志
  • 威胁情报: 实时威胁信息共享
  • 自动化响应: 智能安全事件处理

License BSD